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我国贸易顺差」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贸易顺差1.28万亿元,收窄17.7%。

中国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外贸数据分外提气:不仅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态势,更创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

外需回暖、内需稳健等综合因素推动外贸快速增长

“上半年我国外贸持续回稳向好主要与外需回暖、内需稳健并且内外需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盖新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一是外需回暖。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持续上升,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少有的高位水平,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复苏。2017年6月,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攀升至57.8、57.4,创下31个月、74个月以来新高。

二是国内经济稳健增长。上半年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等领域增长动能较强,一季度GDP增长6.9%,二季度GDP预计也保持在6.8%的较高水平,均高于2016年上半年6.7%。再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同比去年涨幅较大,综合支撑进口持续攀升。

三是内外需形成良性互动。2016年我国去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效果显著,国内经济见底反弹、稳中向好,对美国、欧盟等全球经济体形成良好带动作用。从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的12个月中,我国对美欧出口滚动同比增长3.1%,自美欧进口滚动同比增长6.7%,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进口增速早于出口见底回升,反映了我国对全球经济的带动作用。反过来,美欧等外部经济环境改善也进一步支撑了我国外贸回稳向好,总体上内外需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上半年中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半年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原油、大豆、天燃气的进口数量增长10%以上,铁矿砂进口增长9.3%;而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55%,原油上涨47.9%,大豆上涨18%,天燃气上涨10%,这对于加快进口增速、增大贸易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刘英奎认为,国家经贸战略与外贸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上半年以来,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开放和贸易促进力度不断加大,给中国外贸带来多项利好。

上半年外贸结构和质量效益出现可喜变化

亮眼的增速之外,我国外贸结构和质量效益也出现可喜变化。

盖新哲说,过去,我国外贸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和低要素成本驱动,这就决定了我国外贸结构中加工贸易占比高、外资企业占比高。如今,我国人口红利逐步褪去,正在培育以技术、品牌等方面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国内庞大的市场和相对完善的供应链对提高外贸竞争力的作用逐步凸显,竞争优势来源逐步内生化,必然带来外贸结构中更加倚重一般贸易、国内企业。刘英奎认为,随着上半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我国对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回升,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显著。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7.4%、21.3%和21.9%,3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4%。同期,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

刘英奎分析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一批外贸新优势产品。上半年,我国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态势,如汽车出口增长32.5%、船舶增长25.1%、电动机及发动机增长6.5%、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2.7%、无人机增长93.4%,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看来,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快于总体增速,外贸商品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加快,充分表明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凝聚。

下半年回暖态势不变不确定因素或带来一定压力

2017年下半年,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积极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同时存在。

刘英奎认为,有三个积极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速,国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约为3.5%;二是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促进中国贸易平稳增长、提质增效仍是外贸政策主基调;三是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持续提升等。

还有三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抬头,美国、法国等国内促进本国产品出口、提高进口门槛的隐身不绝于耳;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和出口方面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我国形成市场竞争态势,印度等国限制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纠纷有增多趋。二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欧洲难民潮涌入,国际恐袭不断等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三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之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的产业和贸易转移仍在推进之中。

“综合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因素分析,尽管我国外贸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个别月份可能会出现上下波动,但基本面仍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贸易结构质量效益也会持续提升。”刘英奎说。

展望未来,我国PMI及新出口订单等指标持续回升,显示短期内外贸回暖态势总体不变,但中远期看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盖新哲表示,推动外贸持续回暖的政策因素将继续发力。目前发展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果先行先试地区不断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未来政策效应会进一步释放。不过,大宗商品价格基数抬升等因素可能带来一定压力。2016年二季度后,大宗商品价格结束了前期低迷回落态势,开始触底大幅反弹。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去年同期价格基数较低,名义贸易增速略有虚高。如今我国PPI已经度过高点逐步下行,下半年贸易增速可能因价格因素承压。

他进一步认为,从周期视角来看回暖周期至少已经走过半程。从去年年中之后贸易增速触底回升,至今已经持续接近一年。历史上贸易回暖周期一般在1-1.5年左右,较少超过2年,这意味着当前这一轮回暖至少已经走过半程周期。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原标题:解盘年中经济·看盘丨外贸回稳向好结构、质量效益出现可喜变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