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出现,起初为了给用户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哪知在大规模投放之后迎来了城市里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城市环境等问题,同时也侧面的反映出,要解决贡献单车延伸而来的问题,需治理不能只从单车企业下手,也要从用户层面去规范,电子围栏便应运而生。
目前开始试水电子围栏的地区包括北京通州地区,八月陆续将于北京其他地区启用。这意味着《基于卫星定位和电子围栏技术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的解决方案》首次进入实用阶段。
在画有白色线区域内,有几个银灰色模块用于接受单车的进出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共享单车自带了蓝牙装置,在此区域的50米范围内的停车情况都可感应。而针对没有蓝牙设置的共享单车,可以通过加装蓝牙模块的“电子牌照”进行技术对接。
根据此前北京朝阳区出台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整治方案”,计划首次启用公共电子围栏的地区包括新源南路、东直门外大街、工体北路、新东路、三里屯路、东三环北路辅路(西侧)等20处主要路段,将在8月初全部开始实施。
而对于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的APP来说,在公共电子围栏上线后,用户停车完成后也会同时收到信息反馈。此功能从出台开始,各家企业都与朝阳区签订承诺书,协商好了APP端中需要标明可停车区域和禁停区域两种信息,会通过声音报警、锁车结算、信息提醒功能等引导用户将车停入停车区域。
接下来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企业这方面还会不断完成个人评价、信用等,制定一系列骑行规范和奖惩办法。
为了治理共享打车乱停放的现象,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共享单车企业都做出权衡取舍,在针对解决乱停放问题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共享单车给用户带来的便利之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