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汽集团领导「奋斗历程」

从1964年5月20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的前身巢湖汽车配件厂在巢湖之畔诞生起,江汽集团已经走过58个年头。58年来,江汽集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车企到综合型车企的巨大跨越。

白手起家:打造安徽第一车

1964年5月20日,原本负责维修保养闸机械的巢湖闸机械修理厂更名为巢湖汽车配件厂,主营业务从机械维修改为汽车零配件生产。自此,一段江汽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创业征程拉开了序幕。

巢湖汽车配件厂开业证照

1968年4月,江汽先辈们白手起家,靠着昂扬的激情,成功研发试制出一台2.5吨的HF130轻型载货汽车。它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拉开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幕。

1968年4月,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诞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

逆境抗争:研制出首款客车专用底盘

1990年,全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历史低潮,公司一度陷入到濒临倒闭的境地。

经过市场调研,江汽集团做出明智的判断:客车市场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爆发,并且由于当时的客车底盘普遍由卡车底盘改装而来,安全性、舒适性存在先天不足。基于这一判断,江汽集团提出“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的厂区北大门

壮士断腕,再踏征程!靠着卖掉发动机生产线的300万启动资金,江汽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第二次创业的征程。缺少设备,江汽人就硬生生用锤子把五毫米的钢板敲成客车专用底盘弯的大梁。十台大梁,百倍努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90年,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试制成功

到1993年,江汽集团客车专用底盘的销售已经突破了10000台,其中HFC6700(7米)客车专用底盘占到了全国市场80%的份额,也彻底改写了中国客车底盘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最具影响力50款产品之一”。

1993年10月28日,当年第10000台整车下线

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淮汽车制造厂又回归整车制造领域,着手研发HFC1061轻卡。在缺少吊装和先进设备的条件下,江汽人几乎是纯手工完成了轻卡驾驶室安装,并于1996年上市,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轻型车的产销量上,江汽已经毫无争议地占据着国内领先地位。

1996年,轻卡HFC1061上市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

多点发力:迎来全方位综合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在汽车行业的摸爬滚打,江汽集团在1997年正式被确定为安徽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进入21世纪的江汽集团,更是像一匹铆足了劲的骏马,一骑绝尘,迎来裂变式发展。

2002年3月,江汽集团引进韩国现代H1技术生产的“瑞风”牌商务车下线。产品上市后即获得“中国政府采购第一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采购。

2004年,瑞风光荣参军成为“军中第一MPV”,之后在政府采购领域连续十年驰骋在公安、卫生、税务、武警、边防等领域,凭借优异的品质连续多年获评“最佳公务用车”“年度畅销商务车”“中国政府采购MPV首选车型”,并受邀成为博鳌论坛、APEC会议、国庆阅兵等保障用车。

2002年3月18日,第一辆瑞风商务车下线

2004年,江汽集团重新上马的首台高水平发动机下线,并逐步形成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替代燃料发动机三大类核心动力产品矩阵,连续九年共十款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

早在2002年,一向视野宽广的江汽集团,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这为日后江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010年,首批585辆纯电动轿车在合肥示范运行,开启了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先河。

2010年,首批585辆纯电动轿车在合肥示范运行

截至目前,江汽集团累计示范推广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近70亿公里,持续保持私人领域纯电动车实际使用规模领先地位。

在合资合作领域,自2016年起,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蔚来汽车等不断深化合资合作。其中,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世界级智造工厂,采用“互联网 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焊装整体自动化率高达97.5%,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与此同时,江汽集团与科大讯飞、华为、百度、地平线等纷纷开展合作,推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江汽集团制定了“以用户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创新为主线,以变革为动力,做大做强商用车,聚力发展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相信凭借在汽车领域深厚的积累以及过人的战略眼光,江汽集团可以厚积薄发,实现“百万辆、千亿级”的目标,为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文/李小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XRV和劲客「日产劲客和哈弗h6哪个好」

买车这件事,我一直都是觉得,一定要把钱花到刀刃上。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在我买车的时候,我最为看重的就是性价比方面。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做汽修的,1